为进一步落实山东省“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工作要求,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加强校地联动、双向赋能,近日,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崝署志愿实践团”积极响应青年发展友好型社区建设的号召,联合华夏山青社区、十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分类在指尖,文明在心间”垃圾分类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助推历城区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
深入社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在华夏山青社区,志愿者们统一身着红色马甲,手持精心设计的“济南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明白纸”和印有垃圾分类知识的精美扇子,穿梭于社区楼宇之间,耐心地向每一位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标准及投放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让复杂的垃圾分类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和理解。“阿姨,您知道吗?厨余垃圾应该投放到绿色的垃圾桶里,可回收物要放到蓝色的桶里……”志愿者们一边询问路过的居民,一边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社区工作人员谈到,“垃圾分类不能仅依靠红马甲志愿者以及社区工作人员,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志愿服务活动的扩散、延伸、辐射效应,带动居民广泛参与,构建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新风尚。”



创新宣讲,提升居民参与热情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志愿者团队与十方社工共同策划“垃圾分类,守护家园”宣讲会。宣讲会上,志愿者们通过PPT展示、互动问答、模拟投放游戏等形式,让居民更加直观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也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共同为守护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践行责任,推动绿色生活风尚
自2023年8月15日全国首个生态日以来,垃圾分类是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体现。在第二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志愿者们积极开展“推进垃圾分类,共建美好生活”宣传进大集活动。据了解,共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彩页和明白纸100余份,宣传覆盖人群200余人,加深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与参与度。本次活动,通过深入学校驻地基层社区,打通了现管学子参与社区基层治理路径,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凝聚“青”智力,展现“青”价值。“崝署志愿实践团”负责人2023级旅游管理(酒店方向)秦瑜鸿同学谈到:“通过举办此类活动,以青年志愿者为垃圾分类基层治理赋能,是青年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志愿者团队愿意用实际行动践行和传递绿色、健康、环保理念,做好垃圾分类的带头人,让绿色生活的风尚遍布每一个角落。”


下一步,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将以“校地合作”为契机,深化共青团实践育人场域,引领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本领、增长才干,实现学生成长与社区治理“双向赋能”,努力构建“服务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格局,为环卫事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山青”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