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计划

作者:       编辑:       复审:       终审: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0-04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我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切实推进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发展,依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要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加强辅导员工作研究、强化政策引领与典型示范为抓手,进一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加大力度,推进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发展,全面提升我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总体目标     

通过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以提升辅导员职业技能、加强辅导员工作研究、强化政策引领与典型示范为抓手,搭建起我校辅导员学习提高平台、业务研讨平台、科研助推平台、领军人物选拔培养平台和事业发展平台,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大力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空间,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优秀辅导员队伍,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主要内容

  (一)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

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分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课程两大类。

1.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指辅导员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开展党团组织与班级建设、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实践育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学业指导与生涯规划、突发事件处理、资助育人、主题班会等相关单项工作。

2.辅导员课程是指辅导员讲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报告),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学业(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创业就业指导、军事理论课、党课、团课等相关课程。鼓励支持辅导员设计研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其他课程或报告。

优秀项目将推荐参加省、国家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评选。

(二)辅导员培训交流

1.辅导员沙龙。原则上每月举办一期,每期围绕工作实际精选一个主题进行探讨交流,形式上包括学术讲座、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经验分享、情景模拟等。旨在通过多种形式,为我校辅导员构建一个交流平台,让辅导员在交流中探索问题、共享经验,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推进学习型、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2.辅导员培训。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培训体系,按培训计划和工作需要,分批分期选送辅导员参加省部级专题培训,结合实际组织校内岗前培训、定期培训与专题培训。

(三)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

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比赛项目包括基础知识测试、网文写作、主题班会、生情熟知、案例分析、主题演讲、谈心谈话等。

1.基础知识测试。主要考察辅导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基础知识测试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危机事件应对等相关工作领域的理论和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党和国家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要文件等。

2.网文写作。根据特定主题撰写网文,主要考察辅导员理论素养、文字表达能力以及网络素养。

3.主题班会。辅导员将自己精心策划、认真组织、收效显著的一次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展示,主要考察辅导员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

4.生情熟知。重点考察辅导员对所负责学生的熟悉程度,学生情况主要包括:姓名、班级、家庭住址、宿舍号等。

5.案例分析。辅导员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和教育学、心理学、生涯规划、事务管理等知识,针对高校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情景案例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6.主题演讲。辅导员围绕某一主题,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学、心理学、生涯规划、事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演讲。

7.谈心谈话。辅导员根据要求,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沟通技巧,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开展谈心谈话。

大赛中表现突出的选手将被选送参加全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及比赛。

(四) 辅导员工作室

高质量建设好温永慧工作室。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校级辅导员工作室,由专职辅导员担任负责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发展指导和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某一方向,组建团队,针对我校当前学生工作的薄弱环节,贴近大学生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求,开展富于创造性,具有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的实践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校级辅导员工作室首期建设时间为3年,要做好日常建设与管理工作,科学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建设方案,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按期进行阶段性评估和终期考核。

(五)优秀工作案例培育评选

面向辅导员开展优秀工作案例培育、评选,案例要紧紧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围绕落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取得的成绩。可以是开展的有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案例,也可以是亲身经历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工作个案。

优秀案例将汇编成集。部分优秀工作案例推荐参加全省评选。

(六)工作研究

切实发挥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的统领作用,以学生事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资困助学、创业就业工作、共青团工作等研究团队为依托,以科学研究为突破口,树立问题即课题、课题促学习、研究促成长、成果促发展的思想观念,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开展团队学习、交流和工作研究,把学生工作科学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紧密结合在一起。

学校设立学生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所有课题项目均纳入校级科研计划项目,鼓励辅导员申报厅局级、省部级课题,以科学研究带动学习和调研,促进队伍建设和发展,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七)校级优秀辅导员评选

每年组织一次“优秀辅导员”评选、表彰,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学校表彰奖励体系。“优秀辅导员”是参与上级相应岗位评先树优的主要推荐人选。

四、组织实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计划由党委学生工作部统筹管理并组织实施,各学院党总支要根据本计划及各项目要求,精心组织,科学谋划,抓好落实,做好总结。

(二)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学校相关部门、各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提供有力保障,以赛促训、以赛促建,做好辅导员日常培养工作,着力加强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和优秀工作团队培育,通过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三)鼓励拔尖,典型示范。学校将通过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计划,选拔培养一批业务过硬、素养全面、业绩突出的辅导员领军人物,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全面提升我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