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历久弥新,青年初心矢志不渝。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推动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近日,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周密部署、细致组织,将传承弘扬雷锋精神融入党团先锋、青马工程、专业实践三个方面,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持续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品德,真正让学雷锋在青年学生中蔚然成风。

在“党团建设”上下功夫,将雷锋精神持续发扬光大。
一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学生党支部主动出击,开展“助学”助成长志愿服务活动,对学业困难、毕业困难学生群体40余人,分层分类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帮扶,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二是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梳理近年来升学、考公考编、优质就业等优秀毕业生和校友,开展“逐梦”逐未来志愿服务活动,为在校生群体搭建帮扶平台,以个人实际工作和学习经历,为在校生的职业规划与就业选择提供意见建议50余人次。三是发挥党建带团建作用,青学青习先锋队展现团员青年的责任担当,开展“先锋”勇担当志愿服务活动,分别以北戴河支暑服务、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志愿服务的工作经历为主题,讲述了志愿服务的工作内容、要求以及规范,为团支部更好的开展志愿服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雷锋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在“青马工程”上谋措施,将雷锋精神注入学生心灵。
一是标准化服务进课堂,“青马班”志愿者按照现代服务业“5S管理标准”,从细节入手,对教室进行了全面清扫维护,重点清理黑板槽、粉笔台、键盘槽等死角区域,将专业标准化志愿服务带进课堂、融进日常,进一步引导青年学生争当学雷锋的表率。二是心理健康服务进社区,“心灵小管家”志愿服务队深入学生宿舍,提供入情、入心、入细节的“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情绪,通过体验小游戏、暖心言行感染同学,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推进环境育人。三是专业实践服务进基地,深入开展“明标准、知规范、促素能”专项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队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低年级学生走进服务管理实践教学中心,围绕会展布置、礼仪接待等专业技能开展了现场模拟实践,对各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使用维护、管理标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培训,讲好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助力现管学子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能的稳步提升。






在“专业特色”上出实招,将雷锋精神融入具体实践。
一是酒店管理专业走进西苑教工餐厅,志愿者依托餐饮理论课程,丰富活动载体,开展摆放餐花,擦拭台面地面,归置桌椅餐具等志愿服务,积极引导和带领学生躬身实践,以己所学服务师生,践行雷锋精神,提升专业素养。二是旅游导览队走进济南景区,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前往解放阁、黑虎泉等景区开展志愿讲解、发放景点地图等志愿服务活动,协助景区管理员引导游客自觉遵守文明旅游公约和社会公德,切实在实际导览中强化专业能力。三是物业管理协会走进银丰山青苑,30余名师生以文明创建为突破口,参照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拓展内容,创新手段方法,为社区业主提供了地面清扫、深度开荒、地垫清洗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实质内涵。四是青爱晚养老协会走进华夏山青社区长者日间照料中心,结合疫情过后老年人身体虚弱,初春季节外出活动增多等实际,将专业素养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开展为老服务,与老人共同表演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八段锦,自编自导自演“跌倒自救情景剧科普”,宣讲老年常见疾病的健康知识,以志愿服务锤炼实践能力。












长期以来,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坚持不懈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扎实开展校园文明创建和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为重要抓手,始终把志愿服务作为助推社会文明进步和教育引导学生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先后培育了“青歌志愿服务队”“北戴河支暑服务队”“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志愿服务队”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雷锋精神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接下来,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将继续强化品牌建设,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着力打造精准服务、持续服务、规范服务、特色服务的志愿服务体系,以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全员参与、全面发动、全程指导,稳步推进学院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发展,持续推动志愿服务融入“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用心引导青年学生用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实现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